日前,文化部出臺了《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確定8月1日起所有網絡游戲都執行實名制,并且將禁止為未成年人提供虛擬貨幣交易服務。有網游玩家表示,網游實名制度對青少年網癮的防治有積極的意義,但政策的施行在“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和在“禁止為未成年人提供虛擬貨幣交易服務”方面需進一步完善。
玩家需使用有效身份證注冊
《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要求玩家使用有效身份證進行實名注冊,這一點的實施并不算困難,之前已經有很多網絡游戲加入了防沉迷系統,要求玩家填入姓名和身份證號碼等信息。
玩家C ISSO表示,此次的實名注冊實際與之非常相似,即只要求玩家在注冊游戲帳號時提供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但怎樣保證玩家與所提供的身份證號碼相匹配?換而言之,假如某個仍在上初中的學生使用其父親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完成賬號注冊,所有后續的管理措施都將可能被繞過。
事實上,暫行辦法沒有明確的一點是,對于此前已經注冊成功的用戶尤其是其中的未成年用戶應該如何處理。根據暫行辦法,推出了多個SNS游戲的開心網等網站都將需要施行實名制。根據暫行辦法,8月以后,新的開心網用戶將實行實名注冊,而記者咨詢了開心網的客服中心,他們表示目前暫未有實名注冊的措施出臺,開心網賬戶注冊也暫時沒有強制性的實名要求。比較可能的一個預測是,8月開始實行實名注冊,老用戶或開始強制性被要求補充實名資料,否則將面臨注銷賬號等可能的懲罰。
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家長,他們都對規定持肯定態度,家長劉先生表示,這次的網游實名制度實際上是對之前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的一次極好的補充,能夠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起到限制作用。此外,網游實名制度中的查詢系統也能夠有效幫助家長去了解孩子所玩的游戲和在線情況。以捏肥皂作比,只有了解了孩子在做些什么,家長才能使出恰好的力道,不至于過松或者過緊。如果沒有這個查詢系統,家長就完全不知道該在何時使勁,使多大的勁。
“不為未成年人提供虛擬貨幣交易”值得肯定
《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的另一大要點是,將“禁止為未成年人提供虛擬貨幣交易服務”。從出發點而言,想法非常不錯。它的核心問題實際上也是承繼了前文,即如何識別玩家是未成年人,僅憑注冊填寫的資料?這一點前文早已說過,玩家可能只需使用成人的身份證號碼進行注冊即可進行規避。
其次,大部分網游運營商的虛擬貨幣銷售大多有著多種渠道。以騰訊為例,其Q幣充值就可以直接采用網上銀行進行,而未成年人同樣可以有網上銀行,有部分玩家甚至用的就是父母的副卡。此外,玩家還可以通過移動充值卡直接進行Q幣充值,完全繞開游戲的認證。記者咨詢了騰訊QQ客服中心,他們表示目前也暫未有新措施出臺。
網友Narcissus8介紹說,很多網絡游戲除了線上充值之外,還有著線下的虛擬貨幣的銷售渠道,比如目前大部分報亭和網吧都在出售游戲點卡。按照暫行辦法的規定,這些渠道的經營者在銷售點卡時都將要求購買者出示身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