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在2015年年底,已經突破1000萬的規模,自媒體號融資已經屢見不鮮,企業品牌號微信營銷更是硝煙彌漫。很多人在關注微信公眾平臺在2017年會有哪些變化,有哪些發展趨勢呢?
下面E客先生就根據自己的三年時間的微營銷操盤經驗和研究,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個人為主體的公眾號大批涌入
6億人都知道微信,都會玩微信,但是卻沒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微信公眾號,沒有多少人擁有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能玩轉微信公眾號、能把微信公眾號玩到極致的就更加寥寥無幾了。
2016年已經有一大群個人主體加入公眾號創業、公眾號品牌創建、公眾號創收和變現的隊伍之中,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跟大家分析過,移動互聯網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但是如何把握住移動給互聯網這個機遇,目前來看也就只有微信的成本和門檻低,容易上手,所以必然加入人群會蜂擁而至。
不管公眾號能否賺到錢,能賺到多少錢,就憑一句話,都足矣讓每個人都期望擁有一個自己的公眾號: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而E客先生曾經寫過一篇文章《E客先生:微信公眾號為什么非做不可?》,告訴大家公眾號的大作用是占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流量入口,就好像在PC時代,我們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自己的博客和微博一樣的道理。
二、中小企業大力推進企業品牌公眾號的運營步伐
如果說2014/2015中小企業對公眾號還處于觀望和試水階段的話,那么2017年,中小企業就已經走過了這個階段,已經可以開始發力了,通過1-2年的運營,已經發現了其中的甜頭,一大批中小企業會跟風般的一擁而上,已經在運營的企業品牌公眾號,在2017年必然加大資金和人力的投入力度。
2015年12月份新的微信營銷統計,無資金投入的中小企業占比達到47%,意味著有一半的中小企業在公眾號上面是沒有投入什么資金的。
還有一個現象不得不注意,各大知名人才招聘網站關于新媒體運營和微信運營人才崗位的數據也是日益增多,在每個崗位的薪資待遇方面也幾乎于傳統的電子商務相關職位的工資匹敵,這說明一個問題,說明企業在這一塊的需求日益旺盛。
三、集團公司、外企、政府機構加速進入
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想當年有幾家知名企業能看得上淘寶,看得上阿里巴巴的,但如今呢?還有誰沒有進駐天貓,沒有進駐阿里巴巴的?包括外企微軟、戴爾,還有淘寶的司法拍賣(政府),微博也一樣。
集團公司、知名品牌,在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領域不是沒有嗅覺到,而是不愿意做個吃螃蟹的人,有資金,有人力,有資源,當看到一個新興行業起來后,并且有十足的把握勝券在握的時候,只需要一聲令下,一夜之間粉絲上百萬那是輕易而舉的事情,他們只需要在傳統市場已經布下的渠道上搖臂一呼,就像2015年那些大鱷涉足微商一樣,不需要吸粉,不需要推廣,短時間內遙遙同行業前三甲,就這么簡單粗暴。
其實,PC互聯網發展是如何走向,移動互聯網也一定會朝這個方向去發展,在微信公眾號這一塊,他們不是不該缺席,而是應該出場了。
四、個體工商戶更加在乎O2O的轉化
我個人覺得個體工商戶是適合做微信公眾號營銷的一群人了,因為他們有線下實體店做支撐,比起個人主體公眾號有了太多先天的優勢。O2O講了好幾年了,究竟如何落地到店家?除了團購,還是團購。但是現在有了微信公眾平臺后,傳統線下商家實現O2O閉環營銷變得更加簡單,把線下的用戶吸引到公眾平臺,再從公眾平臺把用戶拉到線下消費,通過公眾平臺與消費者建立感情和粘性,進行多維度溝通,甚至可以通過公眾平臺進行預約和支付。
個體工商戶做公眾號的目的非常簡單和明確,不需要有多少粉絲和用戶,也不需要有多少閱讀量和轉發量,精準就好,維護老客戶是一項主要工作,比如新品上市、節日促銷等等,完全可以通過公眾平臺這個入口把老客戶激活,甚至是激發老客戶為我們轉化更多新客戶,當然,我們也可以借助公眾平臺,擴大我們的市場,消費者已經不局限在某條街、某個村落、某個小區、某個區域,可能是整個市區乃至省份。
前幾年,公眾平臺剛剛出來的時候,微信營銷這個詞語很多傳統線下門店商家已經聽膩了,特別是那些做服務型的店家,比如美容店、養生館、理發店等等,聽了那些牛鬼蛇神的公司一頓鼓吹后,就是賣軟件,買回去后,就是一堆破銅爛鐵,根本不懂得如何去發揮這些軟件和系統的價值。
據我的調查研究,目前在個體工商戶微信運營這一塊還非常的基礎,有這種意識,但是缺乏人才,所以發展一直處于低迷狀態,能正在做到線上線下結合的很少。
五、自媒體號依舊是生力軍,會產生更多融資案
前不久我寫過一篇文章,報到過國內一些自媒體大號融資的信息:《自媒體"羅輯思維"完成B輪融資,估值13.2億人民幣?。 ?、《你的公眾號值多少錢?》里面也寫到了好幾個公眾號拿到了風投,其實遠遠不止這些號,只是沒有報到出來而已。
從用戶的關注比例上看,自媒體號占到了29%,在2016年,自媒體公眾號發展速度會放緩,會隨著時間的增長淘汰一大批,后能冒出頭能留下來的就是勝利者,有大量高質量的精準粉絲、清晰的可觀的商業模式的公眾號更是能得到資本的青睞,2016年自媒體公眾號融資案例會越來越多。
六、流量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
什么叫流量兩極分化呢,就是有粉絲和流量的公眾號會粉絲越來越多,沒有粉絲和流量的公眾號會越來越難做,粉絲的增長也是非常的困難。
走出了瓶頸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推廣方式和渠道后,獲取粉絲和流量就變得非常的簡單,如果沒有找到,特別是一些新創建的公眾號,會被日益不理想的用戶增長數據所嚇倒,甚至放棄。
在2015年8月份就有新聞爆料,有公眾號粉絲已經達到了3500萬,我們且不管這信心是真是假,2017年我揣摩著,粉絲要能達到5000萬-1個億的公眾號應該不止幾個,或者說不止十幾個。
七、公眾號文章閱讀量會更低廣
微信圖文的閱讀數出現了疲軟,發布強度提升,但是平均閱讀數量下降比例占到了30%以上,發布強度和平均閱讀數能一同上升的占到17%,換句話說幾乎80%的閱讀數量都不是運營者所滿意的,不過也符合市場的二八原則。
隨著公眾號數量的不斷增加,個人、企業、集團、政府等不同角色和主體的加入,圖文的閱讀量總體會更加糟糕。
所以,我們的文章如果希望更多人閱讀和傳播,就必須要從內容上下手,內容不是簡單的指圖片和文字,他還包括了聲音、視頻,以及各種能表現的表現形式,比如H5也算是內容。但是需要獨特、新穎、,這三點一個都跑不掉,否則就會被忽略和埋沒。
2017年,我們不是考慮每天能增加多少粉絲,而是每天能增加多少精準粉絲和高質量的粉絲,每天考慮的是你提供的內容是否具有可讀性,對于你的用戶是否有幫助和有價值?,F在已經過了那個隨便copy一篇文章就能閱讀量過萬的年代了。
八、獲取用戶的成本會更高
現在獲取一個活蹦亂跳的真粉,大概成本在3-5塊錢,如果想要搞10萬粉絲,那得花費30-50萬人民幣啊,你敢投嗎?
其實你投與不投,這個市場已經成型了,隨著官方的各種營銷手段的監管,以及用戶自身的市場被教育,再也不是當年的那么小白,成本上升是自然的事情。就連僵尸粉的市場價也是一個月翻幾倍,所以2017年微信用戶的獲取成本一定會更高,不會降下來,就像房價一樣,人口越來越多,土地越來越少,這房子能便宜的下來嗎?
九、運營方向上選擇小而美,精準到某個具體的需求點
現在做公眾號如何還想著做大而全的公眾號,如果是沒有啥資源的,我建議早點放棄,這個市場已經非常的飽和了,基本上沒有太大機會去超越那些已經做得很大的大號。想要突出重圍,異軍突起,我們只能是做小而美。
1、站在自身具有的能力和優勢來展開和延伸;
2、站在自身周圍具備能利用的資源來展開和延伸;
3、站在某一個行業和領域來展開和延伸;
4、站在某一個橫向的點上來展開和延伸;
比如我會寫作,比如我愛分享美食,比如我會用蘋果手機拍出漂亮的照片,比如我們對女性身體問題特別有研究,比如我們做某一款人群用的產品特別有研究等等,這些都是從某個點開始,別看他小,如果能把這個點做好,你就可以做好N多個點。
因為,我們要的是專注,要的是。
十、粉絲開始大面積的向微信群和線下沉淀
這個在前幾年做微信公眾號的時候,就有一些人已經在用這種方式了,但是還有相當大一部分人不知道這些巧妙的粉絲沉淀的技巧和方法,還是把眼光放在公眾平臺上面,其實不然,跟用戶產生感情和粘性,增強用戶的信任,還是得跳出公眾平臺那個籠子,我們需要制造更多與粉絲互動,甚至是面對面互動的機會。
微信公眾號+微信群,2016年這種營銷模式將被大量應用,凡事有公眾號的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粉絲群或者是自己的社群和圈子。
十一、以團隊出現運營公眾號的會大量出現
一個人能做公眾號,但是一個人能把公眾號做得多么的好,或者說一個人能把一個公眾號做到收到風險投資的青睞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管是個人為主體的公眾號,還是自媒體公眾號,一兩個人能混口飯吃,但是一個團隊一起來做一個或者是幾個公眾號,那或許就有肉吃了還有酒喝。
所以2016年,做微信公眾號真想做好,真想短時間內異軍突起,必須要抱團前進,因為只有把一個號做大后,才有流量有粉絲,才能把這個資源池里面的水和魚分到其它的新建的池塘。
這個叫策略,其實道理也非常的簡單。如果你一個人做呢?一年半載后,粉絲增長還是那個樣,同行業和同領域的公眾號已經遠遠把自己甩到后面,而我們如果不抱團,或許永遠也就追不上了,什么機會就不再與我們有緣。
十二、訂閱號的政策會逐漸放寬
服務號屬于火力全開,頂配了,但是訂閱號卻一直沒有能把所有功能開放給所有用戶,而是根據用戶主體和公眾號的運營能力開放了相應的接口功能。
2015年微信公眾平臺在訂閱號上面做了很多的文章,說是完善還不如說是開放了很多的功能,自定義菜單的全網開放,公眾號認證的名稱政策放寬,原創聲明的大量邀請,文章語音的部分開放,留言功能的部分開放,微信支付的部分開放等等。
根據我的經驗判斷,我大膽預測,2016年微信公眾號這些地方可能會放寬政策:
1、文章評論(留言)功能的全網開放;
2、原創申請入口的全網開放;
3、頁面模板功能的全網開放;
4、個人主體公眾號的認證通道開放,自定義菜單外鏈的功能可能還是會收到限制,但是可以指定能鏈接到何處,比如微店等;
5、降低開通流量主的用戶數量限制,或許所有公眾號用戶只要達到10000就能開通流量主功能;
以上只是個人假設,但是微信團隊可以看到,能幫我們實現,我們這些運營者一定千恩萬謝,一定會更加拼命的做自己的公眾號。
十三、公眾號的應用在二三線城市開始變得受歡迎
一二線城市的微信滲透了已經高到70%以上,而三四五線城市30%左右,有巨大的微信營銷市場空間。
雖然沒有官方數據對三四五線城市公眾號的運營狀況統計,但是從微信的滲透了也能看出這些城市的未來需求。而2016年,也是關鍵的一年,如果你覺得一二線城市做公眾號已經是血雨腥風的話,可以考慮到三四線城市發展,因為那里才剛剛起步。
不過這些城市之所以微信滲透了不高,是因為普遍意識和行為習慣還沒有被影響和改變,所以如果涉足這些城市,那得有充足的心里準備,或者你去就是開荒的,很辛苦,很難熬,但是一旦挺過來,前途一片光明。
十四、營銷工具的整合和自有化
這個預測確實有些離譜,如果2016年沒有實現,就當聊聊天,就當E客先生喝高了吹牛的!!
不過根據我的經驗判斷,這種可能性不是不可能發生,你想啊,閱讀量下降,粉絲粘度下降,關注度疲軟,作為公眾平臺的搭建者,是要提供一個連接,提供一個零部件,讓第三方公司來發揮,可是當第三方公司無法挽回這個局面的時候,我在想,騰訊官方一定不會插手不管這件事,如何解決?
或許會像淘寶一樣,淘拍檔一樣存在,只是淘寶出了官方的跟淘拍檔一樣的服務,不是取代,是共存,當然很顯然,80%的人會選擇官方,而官方出面,這事就好辦多了。如果把這些什么微網站,微會員,大轉盤,小游戲、微積分、每日搶到、搶紅包等等作為官方的功能插件呢?不需要漫天遍地去尋找,微信公眾平臺后臺就給你自動推薦出來,這樣好不好?相關應用會不會大幅度的提升?會不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運營者和粉絲的互動和粘性呢?
十五、逐漸打破閉環,讓流量走出去,讓用戶走回來
這個又是一個大膽的假設,但是這些假設都是有一定根據,微信公眾號成于封閉,敗也可能于封閉。如何打破這個閉環,如何跳出公眾平臺這個圈子?
今日頭條的頭條號里面的所有文章內容,如果被推薦就會在今日頭條的頁被顯示。那在閱讀量低迷的公眾號里面呢?能否有這樣一個機制,也把我們的優秀文章給推薦到外面去,當然只限騰訊自己的平臺,比如騰訊新聞,騰訊QQ空間等,騰訊新聞頁是否可以放一個微信公眾號欄目,每天打開QQ彈出那個迷你新聞窗口上面是否可以自動推薦一些我關注的公眾號內容呢?
當然可以,作為運營者來講,我們樂意,希望看到有這么一天。
網站優化
企業網站建設一條龍
找零度飛易網絡公司-fslingdu所做php
網站建設方案、
網站設計、
網站制作由
北京上海深圳龍崗衢州蘭州常州東營南通濟寧桂林淮安煙臺長春無錫天津昆山蘇州合肥貴洛陽昆明天津唐山泉州惠州萬州新鄉商丘臺州哈爾濱太原攝影???/strong>隨州學校商丘廣東湖南廣西江西海南廣州企業中小企業武漢南山羅湖福田虎門肇慶汕尾汕頭廣州佛山成都杭州濟南重慶福州西安廈門昆山沈陽青島徐州鄭州南京寧南寧長沙大連淄博石家莊南昌溫州珠海番禺順德南三水高明中山東莞合肥江門嘉興西寧大良容桂倫教勒流陳村均安杏壇龍江樂從北滘祖廟石灣南莊等地區企業網站建設(廣告)公司提供專業做網站價格規劃書及營銷型網站制作,網站建設基礎知識